摘要:
1月5日,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:小寒。这是一年中天儿最冷、雪最多的节气。小寒与大寒、小暑、大暑一样,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。对北方地区来说,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。冬至之后,冷空气频
正文摘要:
1月5日,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:小寒。这是一年中天儿最冷、雪最多的节气。小寒与大寒、小暑、大暑一样,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。对北方地区来说,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。冬至之后,冷空气频繁南下,气温持续降低,温度在一年的小寒、大寒之际降到最低。“小寒时处二三九,天寒地冻冷到抖”足以说明了小寒的寒冷程度。但在我国南方地区,最冷则是“四九”天,而四九时处大寒节气内,所以在南方地区,大寒比小寒更冷。俗语说“冬练三九”,小寒节气正处于“三九”天,可以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。春节最冷时段将到来究竟是怎么一回事,跟随小编一起看看吧。
来源:北京日报客户端
1月5日,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:小寒。这是一年中天儿最冷、雪最多的节气。
小寒与大寒、小暑、大暑一样,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。
再过几天就是“三九”了,小寒和大寒哪个更冷呢?对北方地区来说,小寒是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。我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严寒时期,土壤冻结,河流封冻。“小寒胜大寒,常见不稀罕”,意思就是说,小寒要比大寒时候更冷。
小寒时节,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,北半球的热量还处于散失的状态,白天吸收的热量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,因此北半球的气温还在持续降低。冬至之后,冷空气频繁南下,气温持续降低,温度在一年的小寒、大寒之际降到最低。“小寒时处二三九,天寒地冻冷到抖”足以说明了小寒的寒冷程度。
但在我国南方地区,最冷则是“四九”天,而四九时处大寒节气内,所以在南方地区,大寒比小寒更冷。
中国南北地区在气候上本就有很大差异,长期以来的气象记录也证明了这一点:在北方地区,小寒节气比大寒节气冷;但对于南方大部地区来说,却是大寒节气要比小寒节气更冷。
我国古代将“小寒”分为三候:“一候雁北乡,二候鹊始巢,三候雉始鸲。” 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,此时阳气已动,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;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,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;“雉鸲”的“鸲”为鸣叫的意思,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受阳气的生长而鸣叫。
俗语说“冬练三九”,小寒节气正处于“三九”天,可以说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。也正是人们加强身体锻炼、提高身体素质的大好时节。
此时也是养生的好时节。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。冬日万物敛藏,养生也该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,收藏阴精,使精气内聚,以润五脏。冬季时节,肾的机能强健,则可调节机体适应严冬的变化。所以冬日养生最重要的一点,就是要注意“养肾防寒”。(记者 骆倩雯)
春节最冷时段将到来相关阅读:
今日入四九,大年初一雨雪范围扩大,烂年形势已确定?看农谚咋说
“腊月二十七,宰鸡赶大集”。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,人们采购年货,为过年做准备。也迎来了“四九”,一年当中最冷的时段。
由于2023年春节提前,导致过年的时候处于“四九”中,从古人总结的寒冷规律来看,“三九四九冰上走”,寒冷的时段可能还没有过去。
从预报上来看,本轮寒潮天气基本接近尾声,国内大部分地区雨雪天气正在进一步消退。那么今年春节冷不冷呢?具体来看一下!
一、大年初一雨雪范围扩大,南方也要下
从气象预报上来看,到了本月19日前后,也就是明天左右,南方地区的雨雪天气进一步缩小,回撤到云贵高原东部一线,南方放晴的地区增多,本轮寒潮基本结束,有望迎来一个相对平静温和的春节。
但从超级计算机的预报中来看,在春节前后,随着副热带高压的增强和南支西风波动的相互协作,南方雨雪天气将再次扩大。从天气预报来看,1月21日起,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将可能再次迎来降雪。
到了1月22日,也就是2023年农历初一这一天,南方地区的雨雪天气将进一步扩大。预报显示,从长三角到云贵高原东部,从淮河沿线到华南沿海,都将在雨雪天气的笼罩中。甚至,陕西、河南、山东多地也有可能下。这样一来,我国将有不少地方在雨雪天气中度大年初一了。比如,南京从1月21日开始降水逐渐增多,到了1月22日,也就是大年初一这天会有雨夹雪的天气情况,给春节出行带来少许困扰。
二、烂年形势以有
这里说的烂年可不是指一整年,而是过年期间雨雪天气较多,导致道路泥泞,出行不方便,被民间称为烂年或邋遢年。
在冬至交节那天,给大家分享过两句农谚,“清爽冬至邋遢年,邋遢冬至清爽年”,“冬至晴,正月雨;冬至雨,正月晴”,春节要到了,正好可以验证一下,古人留下的农谚还准不准了。
也有的地方农谚称“晴冬至,烂年边”、“干净冬,脏过年”,意思和上面那两句差不多,都是说。如果冬至是个晴天的话,到了过年的时候雨雪天气就会比较多,道路泥泞,显得比较脏和邋遢。
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冬至那天是不是晴天的地方比较多?特意查了一下,从2022年12月22日冬至这天的卫星云图上看,我国中东部地区确实是晴朗少雨的好天气。
如果,按古人的总结,冬至清朗,春节就会雨雪多,有可能成真,也就是“烂冬”基本确定了。
天气学是研究天气现象和天气过程的物理本质及规律。因此,从天气学角度讲,大气层中存在长波更迭,一般冬至到过年一个多月,正好是大气长波更迭一次的周期,冬至如果是暖脊控制的晴朗天气,那过年就可能被冷槽控制,多雨雪天气。
三、四九天下雪好不好?
1、四九雪菲菲,来年谷成堆
这句农谚从字面上就很容易理解,大意是说,如果四九这天下雪了,那么来年粮食就会获得丰收。
老话说“润雪兆丰年”,雪多能够缓解春季旱情,并且,雪多氮就多能够起到肥田的作用,有利于来年作物生长。
2、四九晴,过年脱棉
春节通常离四九、五九比较近。因此,四九的天气和春节的天气差不多。这句农谚的大意是说,如果四九是个晴天,说明天气暖和,那么到了春节的时候也不会冷。
相反,“四九三尺雪,正月雪堵门”,四九天气很冷,正月里也会很冷。
3、四九日头笑,大暑热得跳
四九当天天气清朗,那么到了大暑的时候也会很热。
4、四九太阳大,三月雨雪急
这句农谚的意思是说,如果,四九是个大晴天,不下雪,说明冷空气推迟了,来年三四月份雨雪天气会比较多,也就是发生了倒春寒的天气,作物生长是不利的。
需要了解的是,农谚离我们太久远了,现在的气候条件和过去不同了。加上农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地域性,只能作为参考,不能作为依据。所以,我们还是要随时留意天气变化,提前做好准备。